2017年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會議聽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總理在報告中指出:2017年要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引導資金更多投向補短板、調結構、促創新、惠民生的領域。今年要完成鐵路建設投資8000億元、公路水運投資1.8萬億元,再開工15項重大水利工程,繼續加強軌道交通、民用航空、電信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建設。
伴隨著鐵路的快速發展、中國標準動車組的上線運營,鐵路面貌煥然一新,"中國制造"轉為"中國創造",中國人擁有了能夠真正代表身份的"名片"。此次會議,李克強總理再次提出"今年要完成鐵路建設投資8000億元",這也傳遞出國家對鐵路寄予的期盼和厚望。
加速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化發展
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院長羅霞向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提交了《關于加速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化發展的建議》,提出:加速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化發展,要考慮城市格局,建立網絡模型;精準預測客流,優化換乘設置;加強安全監管,強化頂層設計;積極開展后評估,推動可持續發展。
軌道交通網絡的發展正在打破城市傳統圈層結構,對重塑城市形態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時,構建以軌道交通引領的開放型運輸網絡和多樞紐交通體系,也可以促進城市交通運輸供給服務能力和水平的提升。羅霞認為,發展軌道交通正迎來重大的發展機遇。"十三五"期間,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將迎來高峰期。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全國擬重點推進103個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前期工作,新建城市軌道交通2000公里以上,涉及投資約1.6萬億元。2016年,全國43個城市獲得批復的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線網總里程達到約8600公里,"如此巨大的線網建設,要在短時間內達到甚至超越發達城市多年實現的軌道交通網絡化建設和運營水平,在安全、資金、技術等方面均面臨諸多挑戰。"
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于3月6日10時舉行記者會,會議邀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副主任張勇、副主任寧吉喆就"經濟社會發展與宏觀調控"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何立峰主任答問時表示,黨中央、國務院扎實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在規劃層面上已經完成了"四梁八柱",全國第一個跨行政區的五年發展規劃--京津冀協同發展"十三五"規劃,目前已編制出臺,現在正在編制京津冀空間發展規劃。打破京津冀行政藩籬,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模式,推動協同發展。在疏導交通方面,我們按照規劃,正在抓緊打通"斷頭路"、"瓶頸路",預計今年或者明年可以打通。京津冀城市之間的軌道交通規劃基本完成,現在正在抓緊建設,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目的就是要通過公共交通解決京津冀區域之間的交通往來問題。
軌道交通綠色發展關系民生
今年方炎委員帶來的提案是"軌道交通綠色發展關系民生",他表示,由于去年做的提案是涉及軌道交通出入口設置問題的,在調查中過程中發現整個軌道交通建設以及在運營過程中能源消耗量大,隨著北京市軌道交通的發展,在建設施工過程中,能源消耗問題比較嚴重,這不僅關系到民生的問題,也是關系到我們長遠發展的問題。